限产50%,聚丙烯、塑料期货大涨超5%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发布《关于确保完成2021年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最高限产60%!
文件表示,将对部分重点用能企业实行限产、停产等调控措施,调控时间长达4个月!其中,新建成的“两高”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新建已投产的“两高”项目将限产60%;其余“两高”项目将降低生产负荷,限产50%!

陕西榆林市要求当地煤化工企业四季度压减50%的产量。
文件涉及公司包括,延长中煤榆林能化和中煤榆林能化两家公司。对应的调控举措为,压减产量50%,供电部门限制供电50%。
据了解,当地煤制烯烃年产能合计达300多万吨,其中PE年产能150万吨,PP年产能160万吨。限产之后,PP和PE分别对应的损耗量如下图所示。

榆林地区也是陕西的PVC生产地,占全国PVC总产能的5.97%,榆林地区有两家企业,分别是陕西北元和陕西金泰,均受到双控的影响限产50%。目前国内PVC整体开工不高,虽然前期检修的企业正在陆续恢复中,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受到原料供应紧张的影响,开工提升困难。
榆林地区的PVC企业均为电石法企业,电石总产能在300万吨,占全国电石总产能的7%左右。其中北元的配套电石只能满足30%的PVC生产需求,仍有70%的量需要外采。且电石原料兰炭多数企业“被迫”停产,加之5万吨的炉型退出市场,兰炭供应本就存在一定的缺口。如果按照文件落地执行,兰炭供应将更加紧张,实际企业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目前陕西地区受全运会影响,交通管制严格,危化品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加剧了各地区的电石到货影响。原料电石本周价格继续上涨,延续货紧价高的走势。

聚烯烃等价格受此影响“一飞冲天”。聚丙烯、塑料、PVC期货大涨超5%,苯乙烯涨超3%,聚丙烯和聚乙烯双双突破3月高点,创年内新高。
东海期货高级研究员冯冰表示,聚烯烃上游投产压力不减,下游需求旺季不旺。价格本应偏弱走势,但因榆林地区一纸文件:“能耗双控”,价格盘中涨势凶猛。
供应短缩量明显,且市场对于能耗双控的影响范围和时间有所调整,煤化工企业生产4季度或影响范围扩大,供应缺口明显,价格上行驱动较强。预计LP价差走弱。
钛白粉掀第八轮调涨,产业链有望迎价值重估
自9月以来,已有多家钛白粉企业发函调涨,国内最高上涨1000元/吨,国际调涨最高150美元/吨,为钛白粉行业的“金九银十”拉开序幕。如今,正值旺季,东佳、安纳达、龙佰集团等多家钛白粉企业掀起第八轮调涨。

自年初起,化工行业涨势就从未停歇,而钛白粉无疑是堪称最亮眼的“钛白”金星,几乎是月月涨的态势。A股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已经迎来了年内的第八轮提价,累计上调价格达到7000元/吨。中核钛白年内调涨7次,国内客户来看除1月份提价500元/吨,其余六次均提价1000元/吨,今年以来累计涨价幅度也达到了6500元/吨。
截至9月13日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平均报价达到20700元/吨,部分企业报价21000元/吨,比今年初上涨5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成本上升是推动钛白粉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钛精矿和硫酸等主要原材料价格都有较大的涨幅。其次,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国外市场仍受疫情影响,产能装置暂未恢复正常,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
政策方面也迎来利好,此前工信部回复政协提案称: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十四五”国家储备发展规划,将充分考虑将钛白粉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建议。为支持钛白粉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构建钛白粉产业标准体系。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钛矿资源综合利用,下一步,科技部将设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推动钛矿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
目前钛白粉市场报价坚挺,国内需求向好,下游按需采购,厂家涨价意愿较强。对于未来钛白粉价格走势及相关上市公司价值,分析机构仍保持乐观。部分钛白粉企业如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生产磷酸铁或磷酸铁锂,实现钛产业链与新能源产业链的耦合,钛白粉企业有望利用副产的废酸、硫酸亚铁等作为磷酸铁的生产原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随着钛白粉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钛白粉产业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文章来源:知涂资讯,责任编辑:jun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