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更有两大化工集团联手护航!这种塑料成“宠儿”!

在“禁塑令”和“双碳”政策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开始逐步取代普通塑料,成为塑料行业的“宠儿”。

据统计,我国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仅为0.62%,与全球接近3%渗透率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可见禁塑的背后,是市场对于可降解塑料的巨大需求。

工信部力挺!更有两大化工集团联手护航!这种塑料成“宠儿”!

逐步升级,多省市推进禁塑工作

“禁塑令”出台后,全国多个省市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有计划地推进禁塑工作。

2020年,河南濮阳出台《推广使用生物基可降解制品 加快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在全省先行先试建立“减塑”长效管理机制。濮阳要求,2020年年底前率先在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2022年年底前实施范围扩大至县城建成区,2025年年底前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3月25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议明确指出:2021年7月1日起要在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6月2日,山西省人大网站公布《山西省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另外,山西大同市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宣布7月1日起全面禁塑,包括县城。

5月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的通告》,明确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时,商品零售经营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

近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通过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行为,加强宣传等多项举措推进禁塑工作。8月9日,销售水果和肉类的摊贩已全部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市场内还贴有禁塑宣传标语,帮助群众识别塑料制品。

8月11日,洋浦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禁塑执法检查行动,对餐饮店和超市等场所的环保塑料袋销售、购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大对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打击力度。据了解,洋浦自开展禁塑工作以来,累计立案36宗,结案28宗,罚没款2.68万元,没收一次性塑料制品约1吨。

8月30日,澳门行政长官批示,自明年1月1日起,禁止进口及转运不可降解塑胶制的一次性餐饮吸管及一次性搅拌棒至澳门。

工信部力挺!更有两大化工集团联手护航!这种塑料成“宠儿”!
(全国各省市禁塑政策地图)

事实上,世界多国早已采取行动,从立法层面实行“限塑”。

▶ 美国费城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

2021年6月23日,美国费城网站发布消息,将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禁塑”,包括PLA等所有吹膜类生物降解膜袋。

工信部力挺!更有两大化工集团联手护航!这种塑料成“宠儿”!

该禁令在2019年12月就已被美国政府通过,但受疫情的影响,该法令实施被推迟。2021年7月1日,禁令将开始执行,在9个月的缓冲期后,2022年4月1日该禁令全面实施。

▶ 俄罗斯计划从立法层面推禁塑令

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阿布拉姆琴科宣布,俄罗斯计划从立法层面禁止使用彩色塑料、塑料吸管、塑料餐具以及一次性棉签等。

工信部力挺!更有两大化工集团联手护航!这种塑料成“宠儿”!

阿布拉姆琴科指出,禁止使用某些不可回收塑料不会导致商品和包装价格上涨。俄罗斯环境运营商(REO)表示,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占俄罗斯生活垃圾的三分之一。

▶ 乌克兰通过“限塑”法律草案

6月1日消息,乌克兰议会通过2051-1号限制乌克兰塑料袋流通的法律草案。该法案由ServantofthePeople的八名代表发起,提议在所有贸易企业中完全禁止使用厚度小于50微米的塑料袋(他们认为密度较大的塑料袋可以重复使用)。该草案在2019年已通过,此次修订主要免除生物降解塑料袋使用限制,促进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生产发展并引入责任的机制,该法案获得297 名国会议员支持 。

应用市场广阔 纳入“十四五”规划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的回复函,其中表明工信部正高度重视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指出要加大引导力度,推动可降解塑料的广泛推广应用。

可降解塑料在我国应用场景颇为广泛,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以及农用地膜等都是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按照相关数据测算,分别对应的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是150万吨、100万吨、70万吨以及60万吨。但目前我国的可降解塑料有效产能合计仅约25万吨,属于典型的蓝海市场。

工信部也在回函中提到了绿色包装、废弃塑料综合利用等问题,并表示推行绿色包装、加强废弃塑料综合利用都有利于缓解塑料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同时推动完善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特别是会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程,将大力发展高端可降解材料作为原材料工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有业内人士预计,十四五”期间可降解塑料市场将以11.3%的年复合增速,到2025年实现500亿元以上的收入规模。

以下为工信部答复全文: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92号(资源环境类319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霭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制定监督政策广泛使用可降解塑料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部高度重视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应用等工作。

一、关于完善可降解塑料标准和评价体系

我部高度重视可降解塑料标准体系建设,先后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可降解塑料领域基础通用、重要产品和相应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立项,推动修订《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国家标准,出台《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等降解塑料制品标准,发布《聚乳酸单丝》《聚乳酸冷饮吸管》等8项行业标准,已安排《可降解保温盒》《电子产品包装用可降解内衬》等行业标准计划,正组织相关单位开展生物降解塑料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在标准立项、批准发布等环节支持《生物降解材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全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等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关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我部聚焦顶层设计,加大对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支持。一是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编制中将发展高端生物基材料纳入重点任务,将聚乳酸、生物基增塑剂等生物基材料纳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生物可降解塑料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二是支持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推动相关可降解材料生产示范线建设,促进可降解材料研发应用;三是先后制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家居用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革用聚氨酯树脂》等绿色设计产品标准,遴选发布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等21项绿色设计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促进绿色消费。

下一步,我部将通过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等持续加强生物降解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示范,提升塑料制品替代品供给水平。

三、关于推动可降解塑料推广应用

我部加大引导力度,推动可降解塑料的广泛推广应用。一是推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纤维等在生活垃圾袋、塑料购物袋、服装纺织领域应用,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甘肃、湖北、云南等地区示范应用。持续加强废塑料综合利用,积极引导废塑料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发展;二是推动实施《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54家企业名单,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先后发布3批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面向废塑料等重点领域遴选再生技术与装备,提高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水平。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推动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培育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骨干企业,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适时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版)》,推广废塑料减量化、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深入推行绿色转型,不断提升塑料制品绿色化发展水平。


巨头签约,开展可降解塑料合作


可降解塑料成为市场热门,最近,很多企业纷纷上马相关项目并发布加工应用新技术。

2021年9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海油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领域其中就包括了可降解塑料,以本次战略合作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加强对接交流,计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共同打造能源央企合作新典范。

此外,2021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年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PGA)示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国家能源5万吨/年聚乙醇酸示范项目为全球首套聚乙醇酸装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总面积9.8公顷,是国家示范性项目。

2021年7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与山西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新能源新材料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华阳集团6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新材料暨2万吨/年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项目,于2021年8月10日在山西平定开工奠基。

文章来源:知涂资讯,责任编辑:jun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