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相较第一季度没涨那么疯狂了!但是,龙头相继出事,供应紧张,让化工市场又被涨价函“袭击”!
巴斯夫总部突发大火!影响或超数月!
据外媒消息,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工厂8月7日火灾导致甲醇钠等产品宣布不可抗力,公告预计影响将长达数月。

巴斯夫和帝斯曼均受此次火灾影响,据悉,帝斯曼已于近日全球停售VA。甲醇钠是VA原料,DSM近日全球停报VA,国内企业也停止报价。巴斯夫VE也将受到影响。
维生素供给端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其中VA、VE、VB5技术门槛较高。多数品种仅4-6家生产厂,寡头垄断定价能力强。2017年10月巴斯夫柠檬醛装置发生火灾,致使下游VA、VE等产品原料短缺,导致此后VA爆发式涨价。

可以预见,此次巴斯夫事故或将助推维生素价格强势涨价。行业三季度进入需求旺季,预计VE价格将有较大上行空间,VA价格也将企稳回升。
万华、巴斯夫等巨头集体发布涨价函!
除了断供,涨价的事情巨头也没落下。
▶巴斯夫:多元醇提价2800元/吨!
8月17日,巴斯夫官网公告宣布自9月1日起或在现提高北美和南美特定多元醇系列产品的价格,涨幅最高达441美元/吨(约2858元/吨)。
▶万华化学:丙烯酸丁酯等立即涨价!
8月16日,万华化学宣布,8月17日起,普通苯丙乳液上调200-300元/吨,改性苯丙乳液上调200-300元/吨,弹性/防水乳液上调300-500元/吨,纯丙乳液上调200-300元/吨。此轮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丙烯酸丁酯、甲甲酯、异辛酯等原材料持续高位。
▶日本两大厂商提价,国内双酚A单日大涨800元/吨!
环氧树脂产业链涨价仍在继续,上游双酚A市场价格走势坚挺,易涨难跌。
8月19日国内双酚A士气高涨,价格大涨至28000元/吨附近,单日拉涨800元/吨。
国外大厂频频发布涨价函,8月16日,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宣布将于9月1日起提高 PC(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上游原料双酚A的价格,涨幅为 25日元/千克(约1473元/吨)以上。
此外7月26日,三菱化学也宣布将从8月20日起上调双酚A(BPA)价格,涨幅在20日元/千克(约1176元/吨)以上。
▶陶氏宣布环氧丙烷生产遭遇不可抗力!
8月13日,陶氏发布了一份关于环氧丙烷不可抗力的通知,公告大意如下:由于陶氏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意外而影响了环氧丙烷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因此陶氏已无法保证向客户提供签订订单中环氧丙烷的数量,陶氏对这种情况表示遗憾,接下来陶氏将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分配该产品。目前陶氏正在努力恢复环氧丙烷的供应。
此外,加拿大陶氏三套共计123万吨/年的乙二醇装置已停车,预计检修50天。
▶沧化/科思创TDI装置宣布不可抗力!万华/银光存大规模检修计划!
市场消息称,8月13日沧州大化、上海科思创TDI装置因故障停车,预计检修时间较长,目前两家均处于封盘状态;而烟台巨力3+5万吨TDI装置停车检修,重启时间未定。此外万华公告烟台TDI装置九月存检修计划,甘肃银光8月26日即将停车检修,为期一个月。
目前国内货源供应缩量,但下游需求面传导不畅,是目前TDI价格高位受阻的根本原因。虽供方缩量分销客户受直接影响,然终端刚需补仓量有限抑制中间商货源流通,并未发生实质性传递。但随着国内主流大厂集中停产检修,TDI市场或有进一步上行可能。
▶台湾三分之一的丙酮宣布不可抗力减产!
位于中国台湾林园的信昌化学公司8月下旬受到中油停供原料纯苯影响,异丙苯工厂8月15日已全线停产,酚酮装置因不可抗力减产运行,预计8、9月份苯酚合约供应量将视生产状况做出调整,涉及苯酚产能36万吨/年,丙酮产能22万吨/年。据悉,该公司为台湾三大苯酚/丙酮生产商之一,约占台湾酚酮总产能的34%,目前尚不能确定同样位于高雄的长春化工后续是否亦受到原料供应的制约,仍有待消息面的明朗化,但总体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的苯酚供应将出现一定的缺口。
从化工原材料到成品化学品,从七月中下旬开始几乎是一片大涨,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的成本激增,让企业的生产销售都受到了影响。企业涨价或许会丢失部分客户,但是不涨价企业极有可能衰竭而死。2021年的化工老板十分艰难,企业提出涨价实属无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各方面价格都可以稳定并回归正常。
大宗商品高位运行仍会持续!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所回落,但绝对价格水平仍将处于高位。

目前库存在供应中断加停电限产等举措下有所下降,预计部分化工原料有望进入新一轮价格上涨通道,后市看好维生素(VA、VE)、有机硅、双酚A等原料价格走势。
文章来源:知涂资讯,责任编辑:junjun